2009年5月14日下午,在集佳的培訓教室內,集佳律師事務所針對“某產品生產工藝及其設備”技術秘密不正當競爭案件進行了模擬,公司內部30余名律師及相關人員參與了旁聽。
本次模擬情況梗概是,原告廣州某企業訴稱:原告于2001年就自主研究開發了某產品,目前其為該產品的主要生產商。2007年原告員工李星(化名,即被告二)在勞動合同到期后,應聘至河北某企業(本案被告一),并將在原告處工作期間掌握的“某產品生產工藝及其設備”披露給被告一。因而原告以被告一和被告二構成共同侵權向某地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并請求巨額損害賠償。被告一辯稱:被告二是在離開被告一之后才到被告一處工作,被告一對于被告二的錄用完全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另外被告一生產“某產品”所使用的工藝系基于現有技術,另外使用的設備也系基于合法采購獲得。被告二辯稱:被告一“某產品生產工藝及其設備”由于不具備技術秘密的法律構成要件,因而不屬于技術秘密。
集佳接受委托后,就本案涉及事實重點圍繞什么是技術秘密,原告的訴稱的權利基礎是否滿足技術秘密的法律構成要件,被告方的主觀是否存在過錯,以及被告一、被告二的行為是否可以被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等諸多焦點問題組織進行了模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從2004年第一次組織模擬法庭至今,模擬法庭已有4年的時間,期間模擬過商標侵權案件、專利侵權案件、著作權侵權案件、不正當競爭案件等。最初組織模擬法庭主要是考慮到初級律師實戰經驗不足,不熟悉庭審程序,通過模擬還原庭審,幫助初級律師積累經驗。但是集佳的模擬法庭發展到了今天,已經大大超越了組織模擬法庭之初的本意。隨著集佳諸多律師的成長、經驗的累積,模擬法庭已經成為深入剖析復雜案件、鍛煉法律邏輯思維,思考案件中法理問題的集大成者,模擬法庭對于集佳知識產權訟案件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