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我國從商標大國邁向商標強國的進程,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都加快了貫徹落實商標戰略的步伐,商標戰略實施工作已從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并已見成效,全國的商標注冊年申請量三年翻了一番。這是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在8月3日于昆明舉行的 “2012中國商標年會”上介紹的。
付雙建說,我國是“商標大國”,還稱不上是商標強國,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到去年年底,我國市場主體數量是5062萬戶,擁有商標數量是551萬件,平均每9個市場主體有1件商標,這表明市場主體的商標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付雙建介紹說,2009年6月,國家工商總局正式發布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大力推進商標戰略實施的意見》,對2009年至2020年我國商標工作進行了總體謀劃。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都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商標戰略的文件,成立了相應領導機構,商標戰略實施工作從部門行為逐步上升為政府行為,如今在全國已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工商主力、部門協作、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為了更好的推進商標戰略,工商總局大力推進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工作,充分發揮典型引導和示范效應。2010年5月,總局研究確定了首批53個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區)和41家示范企業,并相繼制定出臺了各類扶持政策。各示范城市(區)、示范企業也積極實施商標戰略,示范效應初見成效。
通過實施商標戰略,我國的商標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商標注冊年申請量由2008年的69.8萬件躍升至2011年的141.7萬件,三年翻了一番,尤其是各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充分發揮了示范效應,在2011年全年,53個示范城市(區)商標注冊申請量合計近52萬件,占國內申請總量的40.8%;有效注冊商標合計近189萬件,占國內總量的39.8%。大多數示范企業的商標都進入了中國五百強,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