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我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已占GDP的6.4%
2010-11-2619日從第三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版權產業獲悉,中國版權相關產業的經濟貢獻已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4%,這表明我國版權相關產業已初具規模,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我國一直缺乏對版權相關產業經濟貢獻的量化研究。針對這種情況,2007年,國家版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委托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首次開展了“中國版權相關產業的經濟貢獻調研”項目。
調研數據顯示,2006年度我國版權相關產業行業增加值13489億元人民幣,占全國GDP的6.4%;就業人數763萬人,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6.5%;商品出口總額1493 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值的15.4%。核心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6472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3.1%。
國家版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2006年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行業門類相比,版權相關產業的行業增加值在全國GDP所占比重居于前列。同其他國家相比,以行業增加值衡量,中國全部版權相關產業的經濟貢獻在同期開展調研的國家中位居前列,但核心版權產業的經濟貢獻尚處中游地位,低于發達國家的總體水平。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表示,近年來,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建立在作品的創造、生產、傳播和消費之上,以版權保護為手段,以智力成果為資源的版權相關產業發展迅猛,不但形成了新的產業群,還帶動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對外貿易的擴大和就業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