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我國PCT申請受理量同比增長近20%
2009-12-28 作為衡量國家技術地位的重要指標,PCT(《專利合作條約》)申請量直接標志著一國在該技術領域話語權的強弱。在全球PCT申請量排名中,中國于2005年首次躋身十強;2008年更超越英國排名世界第六位,同比增幅超過10%。2009年1月至11月,金融危機席卷全球, 在國外PCT申請量普遍下降的情況下,中國PCT申請受理量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由于加大了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中國在專利申請方面大步前進”湯姆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團發表報告稱。
2002年之后年均增長超過20%
“隨著我國對PCT制度的了解逐漸加深,認可度和利用度逐漸提高,我國申請人正越來越多地通過PCT途徑進行對外專利申請。尤其在2002年之后,年均增長超過20%。”國家知識產權局PCT處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我國于1994年成為PCT締約國,當年的PCT申請量僅為103件,而到2008年,PCT申請量已達到6089件。今年1月至11月,PCT申請已超過6500件。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從1996年至2007年世界主要發達國家PCT專利申請量的年度變化來看,我國PCT申請量的增長最為迅速——2005年至2007年的年均增長率高達近50%,超過韓國、美國和日本。
從技術領域分布的角度來看,我國PCT申請分布的技術領域較為集中。申請量居前五位的技術領域依次為:通信技術;醫學、獸醫學、衛生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酒、酶學、遺傳工程,計算、推算、計數。截至2008年底我國PCT申請量累計達2.57萬件,以上5大類的PCT國際申請的累計申請量約占八成。
2007年5月我國正式接受全電子申請(PCT-SAFE)。使用PCT-SAFE不但為申請人在申請文本的制作上提供了標準化的模版,而且為其在費用的減免及申請文件的提交上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據統計,我國2008年的全電子申請量占總申請量超過60%。
“由于全社會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知識產權事業得以迅速發展,無論是PCT專利申請量,還是PCT制度建設方面,都在發展中國家中脫穎而出,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日漸縮小。”有關專家指出。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把目光投向海外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和博德基因開發有限公司是我國PCT申請的3個大戶。2007年,在中國6089件PCT專利申請中,華為和中興兩家公司的的申請就達2000多件,成為我國企業依靠專利技術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典范。
2008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1737件PCT專利申請,超過國際專利大戶松下、飛利浦,躍居世界榜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稱:“第一次,一家中國公司在2008年名列PCT申請量排名榜首。”
從今年起,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資助國內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和科研機構向國外申請專利。2009年9月15日,財政部印發《資助向國外申請專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業內人士稱,今年,將有1億元財政資金用于資助國內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及科研機構通過PCT途徑提出并以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受理局的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凡是有助于發揮我國產業優勢,具備國際競爭力,并且有望開拓國際市場或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的專利項目都可以提出申請。
“隨著海外市場的開拓,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專利意識全面提升,再加上政府政策適時調整,我國企業將越來越多通過PCT途徑,申請國外專利。”有關專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