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國總統布什特別代表、財政部長保爾森抵達北京開始訪華。在京期間,國家主席胡錦濤、溫家寶會見了保爾森,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同他進行了工作會談。保爾森在此行前表示,雙方將著力商討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一系列重要經濟議題。
胡錦濤2日下午會見保爾森時說,中美雙方至今已成功舉行了3次戰略經濟對話,取得了積極成果,為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系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方愿與美方一道,進一步加強對話與交流,不斷增進戰略互信,擴大務實合作,推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王岐山在與保爾森進行會談時表示,在當前形勢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雙方應本著互利雙贏、加強互信原則,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堅持對話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的定位,切實發揮對話的平臺作用。
第4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定于今年6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保爾森在行前接受美國CNBC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他將在同中方的會談中為新一輪戰略經濟對話作準備,雙方將著力商討一系列重要的經濟議題,如人民幣匯率和知識產權等。
自2006年9月由胡錦濤主席和布什總統發起設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以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已成為中美經貿關系中的重要機制。對話側重于兩國經濟關系中長期和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為兩國經貿發展搭建了一個長期穩定的框架,對促進中美經貿健康發展、防止經貿摩擦政治化以及消除非經濟因素對經貿的阻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中美經貿關系的日益加深,戰略經濟對話的議題也更為廣泛。除了貿易、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等“傳統”話題,能源、環保、食品安全等具有全球性的問題也被納入了戰略經濟對話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