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為玉帛 兩電磁節能企業締結專利聯盟
2007-08-02 閱讀提示
因為專利檢索的不夠充分,河南洛陽一家電磁節能企業耗費3年研發的技術卻面臨著侵權的危險——遠在湖南株洲的一家企業已在1年前就申請了相關技術的專利。由于兩家企業擁有的專利存在相互包容和交叉的現象,兩地知識產權局積極協調,終使企業握手結盟。
洛陽、株洲兩地相距千里的兩家電磁節能企業專利大戰劍拔駑張。在兩地知識產權局的協調下,南北兩強偃旗息鼓,最終締結專利聯盟,共同保護知識產權,一個雙贏的局面由此展開。
南北兩強 殊途同歸
塑料加工是一項高耗能的行業,我國普遍采用的傳統電阻絲加熱方式,熱效率通常低于50%,電能耗費驚人。地處洛陽、株洲南北兩地相距千里的兩家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不約而同地把研發的目光投向了這個領域,并都把研發方向確立為將電磁感應加熱技術應用于傳統的塑料加工領域,從而達到節電節能的效果。
“利用電磁加熱來達到節電目的,其實很容易理解,像家里做飯用的電磁爐,只有和鍋底接觸的發熱盤部分是熱的,周圍一點也不燙手。”洛陽索瑞森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洛陽索瑞森)董事長董宇武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解釋。
從2004年開始,洛陽索瑞森歷時3年,先后投入資金300多萬元,終于研制成功了塑料加工防輻射電磁感應加熱節能設備。圍繞這項技術,洛陽索瑞森申請了1件發明專利和16件實用新型專利組成專利池。2006年,該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部中小型科技企業創新基金20萬元,并通過了中國節能產品認證中心節能技術認證。
然而,令洛陽索瑞森意料不到的是,早在2000年,遠在千里之外的湖南株洲科力通用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稱株洲科力)總經理黃克,就開始致力于電磁加熱產品在橡膠、印刷、塑料、輸油管道等工業領域的應用研究。2003年,株洲科力研制成功的電磁加熱節能設備比洛陽索瑞森提前一年申請了9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南北兩個塑料電磁加熱節能企業各自埋頭苦干,卻殊途同歸。隨著雙方市場范圍的不斷拓展,雙方終于迎面“撞車”。
專利“撞車” 劍拔弩張
2006年,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一封來自株洲科力的律師函給了洛陽索瑞森當頭一棒:株洲科力列出其在電磁加熱領域申請的9件專利清單,提醒洛陽索瑞森不要侵犯其專利權,并限其1個月內給予答復。
“接到律師函,當時我們就傻了。” 洛陽索瑞森總經理助理丁曉武說。“辛辛苦苦研制了3年,人家提前1年就申請專利了。”
原來,在確定技術研究方向時,洛陽索瑞森沒有進行全面的檢索查新。在技術基本獲得成功,準備申報河南省科技成果時,當時委托查新的機構僅僅限于在塑料、橡膠加工領域進行檢索,而株洲科力通用設備有限公司申請的是通用電磁加熱領域,因此,株洲科力1年前已經取得的相關專利沒有被檢索到。
不甘心的洛陽索瑞森組織技術人員對雙方擁有的專利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對比。結論是株洲科力掌握了該領域70%的核心技術,洛陽索瑞森掌握了30%的核心技術,但洛陽索瑞森的一項能夠同時實現進料、增壓供料和雜質分流的“三通”部件的核心技術是株洲科力難以逾越的,而且同時兩家企業的專利存在相互包容和交叉的現象。
為了走過困境,洛陽索瑞森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了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而株洲科力在發律師函之前,也委托相關部門做過了查新檢索,檢索的結論證明其專利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
偃旗息鼓 握手結盟
1個月的期限過去了,沒有接到答復的株洲科力在株洲市知識產權局法制科科長陳群的陪同下,趕赴洛陽向洛陽市知識產權局提出請求,解決洛陽索瑞森專利侵權糾紛問題。原來,雙方均向各自所在地的知識產權局反映了自己的實際情況,引起了兩地知識產權局的高度重視。
兩強相斗,雙方無疑都將陷入無休止的專利爭斗中。兩地專利執法人員提出了雙方建立專利聯盟的設想。
“目前國內僅注塑機、拉絲機、吹膜機等塑料加工機械就達40萬臺(套),相關的食品、印刷、化工等許多領域還待開發,市場足夠大,足以養活兩家企業。”黃克和董宇武都表現出了豁達的胸懷,雙方一拍即合。“與其兩家把精力和財力、時間用在打官司上,還不如攜手開展技術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于是,洛陽索瑞森撤回了對株洲科力的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2007年3月 9 日,雙方在洛陽、株洲兩地知識產權局的協調下,簽訂了專利聯盟協議,雙方27件專利組成電磁感應加熱節能領域的專利池,相互交叉許可使用,并攜手對專利侵權第三方進行打擊。
“洛陽索瑞森在6000瓦大功率產品上有優勢,我們在小功率3000瓦以下產品上技術成熟,我們今后就不必再投入資金進行對方已有技術的研發,直接互用對方專利技術和產品即可。”黃克告訴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
董宇武也感慨:“如果2005年就使用黃克的專利,我們就可以少走好多彎路,至少可以節約上百萬元的研發資金和半年的研發時間。”
雙方專利聯盟的另一個效果就是,由雙方27件核心專利和外圍專利組成的專利池,令侵權者幾乎無法逾越。
“洛陽、株洲兩強專利聯盟表現出了一個明顯的‘1+1>2’效果,是利用知識產權規則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范例”。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郭民生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高度評價了專利聯盟。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