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趣被訴侵犯ONLY等商標 丹麥公司訴請未獲支持
2006-09-12 近日,擁有“ONLY”等品牌的丹麥一公司起訴易趣網侵權未獲法院支持。
隨著網上交易的日漸活躍,涉嫌商品侵權的糾紛也不斷增多。擁有“ONLY”、“VERO MODA”和“JACK&JONES”三個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原告丹麥2001年11月21日公司(AKTIESELSKA-BETAF21.NOVEMBER2001)認為易趣網絡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易趣貿易有限公司、億貝易趣網絡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在運營的易趣網上實施發布侵權商品信息及銷售侵權商品等行為構成侵權,遂將該三被告告上法庭,要求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20萬元。
原告訴稱,2003年4月及2004年9月,丹麥公司經我國商標局核準,先后從他人處受讓“ONLY”、“VERO MODA”和“JACK&JONES”注冊商標,這些均系知名時裝品牌,在中國境內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此同時,原告及原商標權人在中國境內僅授予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上述三枚商標使用權,有權生產和銷售上述品牌產品。
然而,2004年初起,原告方發現易趣網上有大量未經授權的商品交易信息,還搜索到冠以“ONLY大賣場”、“ONLY專賣”、“VERO MODA專柜”等名義的店鋪多達73家,部分信息還帶有注冊商標標志,且價格比合法渠道的商品低廉許多。原告認為易趣網三家公司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其注冊商標專用權,并在明知是侵權產品后,仍在網上銷售或準予他人銷售,從而牟取非法利益。經交涉未果,丹麥公司遂提起訴訟。
易趣三家公司辯稱,原告無法證明網上銷售的是假冒商品,而出售正品并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易趣網僅是一個信息發布平臺,所有信息都由用戶上傳發布,相關法規均未規定發布含有注冊商標商品信息的行為系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易趣網只提供服務而并非網絡商品交易的賣方,無法對商品是否侵權進行判斷,故不存在明知他人侵權,而為其提供便利的行為。況且,為保護知識產權,易趣網上已經設立了“知識產權權利人保護方案”,由于原告未按該“方案”要求舉報,以致被告無法采取進一步行動,故自己并不存在故意拖延及袒護侵權人進行牟利的情形。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原告受讓取得的“ONLY”、“VERO MODA”和“JACK&JONES”注冊商標專用權,依法應受到保護。然而,此案中,一方面易趣網并非網絡交易的一方當事人,不能認為其直接使用了上述商標進行商品銷售;另一方面易趣網作為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提供商,用戶信息中涉及上述三個品牌的內容既非由其所為,且其對用戶上傳的海量信息也不具備控制能力,因此,無法推定易趣網已明知用戶涉嫌侵權但不予制止甚至繼續提供發布、銷售便利,況且,原告也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易趣網上銷售的商品均系假冒原告注冊商標的侵權商品。此外,原告未能明確指出易趣網上哪些具體商品或商品信息構成侵權,即要求被告方全部移除所有相關信息,這一請求亦缺乏法律依據。
綜合上述情況,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告的訴訟主張尚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判決對丹麥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來源于:中國法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