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業積極應對開源軟件“專利風險
2005-11-15 近日,眾多中國軟件組織與企業齊聚信息產業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就開源軟件與我國軟件業自主創新問題進行了研討。與會者紛紛表示,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支持和推廣以Linux為代表的開源軟件,促進了軟件業的自主創新,對于開源軟件的"專利風險"要認真對待。
據了解,國產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和辦公套件等基礎軟件,多數是基于開源軟件發展起來的。開源軟件與我國軟件業的融合,降低了信息化的成本,為軟件正版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很多系統集成公司通過引入開源軟件,降低了解決方案的成本,提高了利潤和競爭力。在軟件人才培養方面,開源軟件有助于提高軟件人才的能力。此外,國產CPU、超級計算機和高性能服務器也都是在開源軟件的支撐下發展起來的。
與會人員表示,最近,歐盟議會否決了有關軟件專利的提案,我國有關部門也應從中國軟件業的全局出發,幫助企業規避知識產權風險。
轉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