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80多萬項專利,其成果轉化率不足10%
2004-06-15 據新華社電盡管我國已經成為專利大國,專利受理總量已突破200萬大關,但我國已經擁有的80多萬項專利成果轉化率還不足10%。
記者從14日召開的2004年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0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申請308487件,比上年同期增長22.1%。共授予專利權182226件,比上年同期增長37.6%。與專利的申請量與授權大幅增長相比,這些專利的成果轉化率卻沒有明顯的提高。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勤指出,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關的經濟及信息資源分散、重復。
商務部發出警示:跨國公司大打“專利包抄戰”
據《北京晨報》報道商務部最近調查發現,跨國公司正在憑借專利戰術悄悄“包抄”中國對手,他們現在每年在華的專利申請量增幅高達30%。
商務部對跨國公司在中國申請專利情況的這份報告說,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跨國公司在華專利申請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長。“這說明跨國公司已認識到中國是全球的一個主要市場,必須從戰略高度上予以重視,并通過獲得專利保護來贏得市場份額。”報告說。
但對中國企業來說,這是個壞消息,中國的哪個領域具有市場潛力,跨國公司就會在哪個領域尋求專利保護。中國企業可能會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索尼和飛利浦利用“DVD專利使用權聯盟”這條“大棒”,使中國DVD碟機企業交了幾十億元的專利費。
現在,跨國公司把眼光投向中國的醫藥和汽車業。報告認為,這兩個領域日益密集的專利“陷阱”將成為中國公司不得不面對的棘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