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主辦的“2016年專利代理學術研討會”征文活動中,集佳合伙人李春暉論文《功能性特征之定義與識別》獲評優秀論文,并入選《專利文件修改暨功能性特征限定探討——2016年專利代理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集》。
為了進一步提升全國專利工作者對中國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理解和適用水平,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舉辦了本次征文活動,就“專利授權和確權程序中文件的修改”、“功能性特征限定對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影響”等主題,向廣大審查員、專利代理人以及社會各界知識產權工作者征集論文。活動吸引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廣大專利代理機構、法院、企業、以及大專院校知識產權工作者們的熱情參與,共收到稿件百余篇。經過評審委員會的匿名評審,評選出20余篇優秀論文,集佳合伙人李春暉以扎實的理論基礎,結合多年來豐富的專利代理經驗撰寫的《功能性特征之定義與識別》入選優秀。
李春暉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以及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其曾從事專利審查工作,后加入專利代理行業,在專利申請撰寫、答復官方意見、進口專利業務、出口專利業務、專利的復審和無效、專利行政訴訟、專利侵權訴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作為北京市優秀專利代理人,李春暉同時也是一名優秀律師,成為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例指導研究(北京)基地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還被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 (IAM)列名于IAM Patent 1000 – The World’s Leading Patent Practitioners 2013、2014。
為了提升全行業的學術水平和服務能力,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每年都會組織相應知識產權征文活動。集佳在強抓自身業務能力的同時,重視專業人員理論修養的積累,集佳代理人每年都會踴躍參加征稿活動。多年來,集佳合伙人王寶筠、專利代理人王玲等人憑借高質量的論文,多次入選歷屆知識產權論壇的優秀論文集,并在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年會及知識產權論壇上發言。
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是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重要舉措,今后,集佳將繼續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工作,把不斷提升專利代理能力,理論升華能力作為重要課題,充分展示集佳代理人的學術風采,也為代理人經驗交流平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