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11月23日全國版權社會服務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交流了版權示范創建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謀劃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舉措,對在新時期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全國版權社會服務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國家版權局專職副局長周慧琳在會上作了題為《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開創新時代版權社會服務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講話,并為2017年度評選的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示范單位、示范單位(軟件正版化)和示范園區(基地)授牌。
會議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版權社會服務工作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大力推進版權社會服務工作理念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創新,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加快版權強國建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版權法律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版權社會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先后出臺《關于規范作品登記證書的通知》等多項規范性文件,促進了登記總量在2016年突破200萬件。版權執法監管力度不斷加大,2005年至2016年,國家版權局聯合相關部門持續開展的“劍網”專項行動,共查處網絡案件5560件,依法關閉侵權盜版網站3082個,近5年來版權秩序和環境持續好轉。版權產業持續推進不斷發展,2015年中國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已突破5萬億元,占全國GDP的7.3%,其中核心版權產業已突破3萬億元。版權宣傳、培訓工作不斷加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國際版權環境。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這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版權強國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會議強調,建設版權強國,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是我們今后一個時期版權工作的中心任務,全國版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同志要加深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新的科學判斷的理解,全面深刻認識版權社會服務工作在創新型國家和版權強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將版權社會服務工作納入創新型國家和版權強國建設的總體布局中,統一部署,協調推進,不斷提升版權社會服務工作水平。版權社會服務涵蓋了著作權登記、版權產業發展、版權宣傳普及、版權行政監管等多方面工作,很好地體現了版權工作的社會化屬性,工作中要突出重點、抓出實效。
會議就今后版權社會服務工作提出5點要求:一是要切實做好著作權登記工作,二是要深入開展版權示范創建工作,三是加大版權宣傳力度,四是推動版權產業健康發展,五是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機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各省級版權局要建立完善版權社會服務工作領導負責制,提升主要領導對此項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要將版權社會服務工作作為全局性的工作統籌謀劃、切實抓好,確保各項版權社會服務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會上,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就版權社會服務工作“十三五”時期的重點任務進行了解讀和部署。來自山東省版權局、廣東省東莞市版權局、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及江蘇省昆山市周莊鎮的代表,分別介紹了創建版權示范工作的經驗與做法。(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