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針對突出問題,呼應群眾需求,指導、推進加大執法力度,充分運用“互聯網+”,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知識產權監管方式,有效保護來自國內外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
《方案》將“互聯網+”作為深化知識產權保護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創新執法指導和管理機制,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知識產權侵權假冒的在線識別、實時監測、源頭追溯中的作用,最大程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行為的影響,提升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的效率、力度及精準度,科學推進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增強知識產權領域治理能力。
《方案》主要內容包括五部分:一是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工作目標;二是主要任務,包括建設基礎數據庫、侵權假冒線索智能檢測系統等技術支撐體系,建立侵權假冒線索檢測啟動與推送、智能檢測與人工判斷銜接、涉外侵權假冒信息分析處理等核心運行機制,推進有關地方與單位、重點領域與環節的試點工作等內容;三是工作運行體系,包括對國家局有關部門與單位、地方局等機構、維權援助中心、保護中心與快維中心、咨詢專家、志愿者等各方職責的劃分;四是工作進度,各項任務要求兩年內完成,分為研究與準備、開發與試點、總結與推廣三個階段;五是工作保障,包括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投入實效、加強監督考核、強化信息安全、健全制度規范、加強宣傳培訓。
《方案》在起草過程中,通過實地調研、專家座談、征求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了有關地方局、互聯網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及局內部門等各方意見,組織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專家對技術路徑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論證。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抓好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建好線上線下聯動、跨地區跨部門協作等機制,突出重點,強化保障,注重融合,加強協調,有效打擊重點領域侵權假冒行為,積極促進擴大開放,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投資和營商環境。(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