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18年北京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居全國之首;截至2018年底,北京地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1.2件,位居全國第一。
市科委副主任張光連表示,北京地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占全國1/3左右;已經運行、在建、擬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9個。有69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占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30.8%,連續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北京主導和參與的占6項。
同時,北京持續強化原始創新戰略布局,積極對接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重點研發計劃和創新基地建設,服務航空發動機、深海空間站、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項目在京落地。突出“從0到1”的原創導向,持續加強基礎研究,支持在京高校“雙一流”建設,加快建設一批高精尖創新中心,提升前沿學科交叉和融合創新水平。
此外進一步深化京津冀協同創新合作。2018年,京津冀三地科技廳(委)共同簽署了《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協議(2018-2020年)》,深入推進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實現“五個統一”,即統一組織、統一申請、統一評審、統一立項、統一管理,推動京津冀三地科研團隊形成實質性合作,搭建基礎研究互聯互通平臺。
張光連還表示,下一步北京將按照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強基礎研究統籌規劃,做到基礎研究有新布局;建設“三城一區”主平臺,做到高水平研究基地有新成效;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攻堅,做到解決影響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有新突破;落實好首都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行動計劃,做到在人才集聚培養上有新優勢;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力度,做到對高精尖產業發展有新支撐。(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