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中國法院的互聯網司法》白皮書。這是中國法院發布的首部互聯網司法白皮書,也是世界范圍內首部介紹互聯網時代司法創新發展的白皮書。
《白皮書》從5個方面反映了人民法院推進互聯網司法的核心舉措和主要成效:在機構職能創新方面,中國設立三家互聯網法院,開辟了互聯網時代司法發展的全新路徑,標志著我國互聯網司法探索實踐正式制度化、系統化;在司法裁判規則樹立方面,互聯網法院利用管轄集中化、案件類型化、審理專業化的優勢,審理了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和規則示范意義的案件,促進了網絡治理法治化;在訴訟規則探索方面,三家互聯網法院和各地法院陸續制定出臺各類規程、規范,推動建構現代化訴訟制度;在技術應用方面,各地法院廣泛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科技,推動訴訟模式深層變革;在司法便民方面,中國法院依托互聯網,大力推進“互聯網+訴訟服務”,著力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打造立體化訴訟服務。
《白皮書》圖文并茂地反映了中國法院互聯網司法發展的基本路徑、價值取向、主要舉措和重要成果。《白皮書》顯示,互聯網司法已從早期的單點突破、各自為戰,轉向頂層規劃、整體推進。應用廣度從單一領域向全方位拓展,探索主體從互聯網法院向全國法院延伸,變革內容從數字化向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工作重心從機制創新向規則確立演進。隨著改革不斷深入,互聯網技術在司法領域的落地場景越來越多,與訴訟制度和審判模式實現了有機融合。
據悉,《白皮書》附錄中的10個典型案例,立足互聯網審判,以期為同類型互聯網糾紛提供可借鑒的審判思路,為社會公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規范互聯網從業者行為提供指引,推動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來源:中國人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