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全國新增專利和商標質押貸款337億元,同比增長15.5%,質押項目數1633項,同比增長13.8%,一大批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通過質押登記綠色通道快速獲得融資支持。”在國家知識產權局2020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一組數字,顯示出疫情期間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項目和貸款數額雙雙大幅增長。
亮眼的數字與疫情以來出臺的相關政策關系緊密。《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藥監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支持復工復產十條》《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大力促進知識產權運用 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等文件印發,要求各省市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融資作用,及時紓困助企;同時,要密切關注疫情防控相關技術需求和有關科研單位研發動態,利用各類知識產權交易運營平臺等發布技術需求,組織快速轉化相關專利技術,滿足疫情防控一線需要。
此后,各地方迅速落實相關政策,以上海市為例,今年一季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上海代辦處共受理登記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35.82億元,是2019年全年13.58億元質押金額的近3倍。從全國來看,疫情期間知識產權運用工作的一大特點是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更優化。
事實上,疫情之下的知識產權運用工作“爆發”,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在知識產權運用工作上的多年深耕。在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的框架之下,目前,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探索出數種較為成熟的模式,而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率也逐年提升。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次數達到了30.7萬次,同比增長21.3%。專利和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到了1515億元,同比增長23.8%。全國涉及知識產權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了9286.9億元,同比增長137.7%。截至2019年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已經增加到了26個,9個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掛牌各類知識產權12.1萬件,注冊用戶達到28.4萬個。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26個重點城市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次數達到11.1萬次,同比增長29.8%,對全國專利運營數量增長貢獻率達到47.1%。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的建設是快速構建知識產權運營體系的有力抓手。目前,首批8個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已經形成各具特色的經驗,在推動地方知識產權工作,促進知識產權與創新資源、金融資本、產業發展有效融合,發揮知識產權作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第二批、第三批重點城市也在加緊建設中。
工作仍在繼續。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通知,2020年繼續在全國選擇若干重點城市,支持開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經過三年時間構建規范化、市場化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促進知識產權市場價值充分實現,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據了解,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統籌推進重點城市、運營平臺、試點項目等齊頭并進,健全知識產權運營體系,促進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更好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來源:綜合知識產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