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洲專利局全力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者提供支持。
在三十余年堅實的雙邊合作基礎上,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洲專利局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致力于提高專利質量和協調專利體系。中歐友好關系亦體現于兩局所受理的持續增長的專利申請數量上。2019年,歐洲專利組織成員國在華發明專利申請量為4.2萬件,較上年增長4.9%,歐洲專利局受理的來自中國的申請量較上年增長約30%。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日益顯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保障業務連續性。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在支撐經濟方面發揮著基礎性作用。2018年,中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0.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1.6%,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樣地,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在歐盟創造了39%的就業機會,占GDP比重為45%。上述產業將會在未來全球經濟復蘇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洲專利局采取了多項措施確保全球用戶在中國和歐洲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專利保護。具體而言,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采取了權利恢復、減少證明材料提交、不產生專利年費繳納滯納金等措施,歐洲專利局通過延長時限和繳費期限、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辦口頭審理,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這些舉措為用戶提供了全力支持。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洲專利局將繼續通過豐富公共專利數據庫和提供專利信息資源來對抗擊疫情給予支持。對于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者而言,例如研究機構和高校,這些信息資源至關重要。兩局提供的專利文獻是研究的關鍵,科學家們可藉此查閱專利數據庫,不斷關注和研發最先進的技術。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及分析系統提供了藥物專題檢索、專利分析等豐富的檢索和研究功能。歐洲專利局的Espacenet公共數據庫包含了1.1億余份全球專利文獻數據。
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困難時期,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洲專利局在雙方長期、友好且活躍的合作基礎上,攜手為用戶提供支持。雙方將共同努力,持續向正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以及進入后疫情時代的用戶們給予支持。(來源: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