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對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出部署。其中,知識產權相關部署摘編如下:
二、著力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
(八)著力完善政策、消除障礙、搭建平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注重運用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激勵企業研發創新。加大對“雙創”的支持力度,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聚眾智匯眾力,提高創新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稅務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具體措施:
1.進一步簡化研發支出輔助賬,優化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等程序和手續,便利符合條件的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稅務總局、科技部牽頭,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立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鏈條,構建從孵化培育、成長扶持到壯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符合中小企業輕資產、重智力等特征的金融產品,并完善相應信貸管理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銀保監會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3.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篩選高校院所質量較高、具備市場前景的專利,發現潛在許可實施對象,利用專利開放許可等機制,提高專利轉移轉化效率,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
4.加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及配套規定,制定公布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和備案的范圍、標準、條件、程序等,在確保有效監管前提下,提升人類遺傳資源領域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推行網上申報和備案服務,對需要補正的材料一次性告知,便利企業查詢審批進度及結果,為企業開展研發創新提供有利條件。(科技部等國務院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十五)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全面保護各類產權,嚴格執行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著力解決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等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司法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具體措施:
1.2021年底前推動健全涉產權冤錯案件依法甄別糾正常態化機制、涉政府產權糾紛問題治理長效機制,持續加強產權執法司法平等保護。(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監管長效機制,加大對無資質開展專利代理行為的打擊力度。制定商標一般違法判斷標準,統一行政執法標準。推進商標信息與企業名稱信息聯通,打擊惡意將企業名稱或字號搶注為商標、囤積商標和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等行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管總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3.修訂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發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引導和支持企業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
四、著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十八)加強與相關國際通行規則對接,以簽署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契機,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知識產權保護、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等方面實行更高標準規則。更好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引領作用,在制度型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維護好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司法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具體措施:
1.2021年底前研究制定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關文件,推動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等領域與國際規則更加深入對接。(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務院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2021年底前研究制定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有關文件。(商務部牽頭,相關單位及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更大范圍開展“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要貿易國家、RCEP成員國及中東歐國家的AEO互認。加強與RCEP成員國的動植物疫情信息共享,探索認可RCEP成員國間動植物檢疫措施的等效性。(海關總署牽頭,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來源:綜合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