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張春水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了推動科技創新,世界各國紛紛制定了專利法。盡管從專利法的立法宗旨上來看,世界各國制定專利法的目的是相同的,而且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與之相應地出現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專利合作協定(PCT)等國際性專利程序。但是,根據各國的實際情況,各國專利法在很多規定上仍存在細微的區別,很多時候,恰恰是這些細微的區別將影響專利是否獲得授權或是否獲得恰當的保護范圍。因此讓外國申請人清晰地了解和理解這些具有中國特有的專利實踐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中國專利特有的規定這個題目很大,筆者本文僅僅就探討中國專利法規中有關無效程序專利文件的修改的相關規定及相關實踐,以供外國申請人(當然包括處理外內案件的中外專利律師)參考。
根據《專利法》規定,在專利無效宣告程序中,專利人可以對權利要求書修改,但是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修改不能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對外觀專利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圖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圍。
現行《專利審查指南》(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以及2017年4月1日起施行的審查指南修改,對于如何修改專利文件給出了具體指導:
1、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文件的修改僅限于權利要求書,其原則是:(1)不得改變原權利要求的主題名稱;(2)與授權的權利要求相比,不得擴大原權利的保護范圍;(3)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4)一般不得增加未包含在授權的權利要求書中的技術特征。
2、在滿足上述修改原則的前提下,修改權利要求書的具體方式一般限于:(1)權利要求的刪除;(2)技術方案的刪除;(3)權利要求的進一步限定:是指在權利要求中補入其他權利要求中記載的一個或多個技術特征,以縮小保護范圍;(4)明顯錯誤的修正。
針對上述的原則和規定,對于國外申請人較難理解的是如何在無效宣告程序中對權利要求進行進一步限定。對此,下面筆者將詳細進行說明。
一、權利要求的進一步限定的條件
1、在權利要求中補入其他權利要求中記載的一個或多個技術特征;
2、修改后的權利要求縮小保護范圍。
在修改的過程中,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缺一不可。
二、“進一步限定”式修改的進一步理解
1、對“權利要求的進一步限定”應當理解為:
(1)通過在所要修改的權利要求中補入原權利要求書中其他權利要求的一個或多個技術特征,形成一個新的保護范圍更小的權利要求,以代替原來的權利要求,原來的權利要求不再保留;
(2)修改后的權利要求數量相對于原權利要求書不發生超出預期的變化;并且
(3)通常不能增加權利要求或重新撰寫權利要求,從而構建出新的權利要求的層次體系。
2、針對上述的分類,下面分別舉出具體例子進行分析:
(1)未修改獨立權利要求,僅增加新的從屬權利要求。
例如:權利要求1為獨立權利要求,權利要求2-8為其從屬權利要求。未修改原權利要求1-8,而通過對權利要求書中的特征進行組合增加了新的從屬權利要求9-15。
具體分析:專利權人未對原獨立權利要求或從屬權利要求做出任何限定,因為原權利要求在修改行為之后仍還保留,沒有體現“以縮小保護范圍”的要求。這種修改方式不屬于《審查指南》允許的“對權利要求進一步限定”,不能被接受。
(2)同一獨立權利要求中分別加入不同的技術特征,形成多個新的獨立權利要求。
例如:權利要求1-5是產品權利要求,權利要求6-10是生產該產品的裝置。修改權利要求1,并增加了新的權利要求11-15,其中權利要求11和12為獨立權利要求。權1=原權1+原權3的部分特征;權11=原權1+原權4的部分特征;權12=原權1+原權8的部分特征。
具體分析:專利權人通過修改,形成了三個新的權利要求。這種修改方式實質上是對權利要求書進行了重新撰寫,構建了新的權利要求保護體系,也不符合社會公眾對修改的預期,不符合“進一步限定”式修改的要求。
(3)對原權利要求的特征進行重新組合,增加一組或多組新的權利要求。
例如:權利要求1-10的主題是控制單元,權利要求11-20是控制方法,權利要求21-30是檢查系統,權利要求31-40是檢查方法。未修改原權利要求,而是增加了一組新的權利要求41-50,新的獨立權利要求41來自于原權利要求的部分技術特征的重新組合。
具體分析:相當于重新撰寫了權利要求書,并沒有實現限定、縮小原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的目的,不屬于“進一步限定”。此外,極有可能引入原權利要求書中沒有的范圍,擴大原專利的保護范圍。
三、修改不符合規定的處理
修改屬于上述第(1)種情形的,以之前允許的文本進行審理。修改屬于上述第(2)、(3)種情形的,可以發出審查意見通知書或者電話通知專利權人,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內在上述修改的基礎上選擇權利要求并提交相應的文本,但不得重新進行修改。修改應當在收到無效宣告請求之日起一個月內完成,不應當再次指定修改期限重新進行主動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