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北京市知識產權辦公會議聯合舉行北京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持續全國領先,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單中排名第3位。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新勝介紹北京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情況:
一、2021年北京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情況
2021年,北京市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持續全國領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單中排名第3位。在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年度考核中成績為優秀。
2021年,全市專利授權量19.9萬件,其中發明授權量7.9萬件;全市商標注冊量42.8萬件;著作權登記量102.5萬件;植物新品種申請量649件,授權量366件。在第22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獲金獎8項,居全國首位。截至2021年底,全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85件,持續全國領先;有效發明專利量40.5萬件;商標有效注冊量257.9萬件。
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方面,市知識產權局辦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645 件。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辦結知識產權類案件580余件,罰沒款2700余萬元。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檢查各類實體經營單位1043家次,巡查網站3千余家次,結案82起,罰沒款50.62萬元。市版權局監測發現侵權鏈接總計1991.4萬條,受理版權糾紛調解案件10246件。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種子和植物新品種權檢查2291次,未發生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市公安局破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1262起,刑事拘留875人。北京海關查獲涉嫌侵權商品3284批次,63.4萬余件。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全市各級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85954件,審結案件74805件,其中審結知識產權民事案件48316件、行政案件26489件。市檢察機關共受理審結、審查、逮捕侵犯知識產權案件196件415人,依法批準逮捕106件164人。全市17家知識產權類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受理知識產權糾紛11040件,調解成功4438件。全市共接收知識產權舉報投訴1639件。
二、主要工作特點
一是完善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凝聚知識產權工作合力。二是加強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為北京冬奧保駕護航。三是多方協同,打造知識產權多元保護格局“北京樣板”。四是聚焦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兩區”建設。五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首都知識產權影響力。
三、2022年北京知識產權保護重點工作
今年,全市知識產權系統將堅持首善標準、對標國際一流,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局市會商議定書各項任務落實,一體推進《北京市知識產權強國示范城市建設綱要(2021-2035年)》《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宣傳貫徹落實。二是推動“兩區”知識產權全環節改革行動方案落實,認真做好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評價工作。三是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強化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模式,提供便民利民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四是深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心服務窗口、證券化等工作。五是推進建設本市知識產權綜合公共服務平臺,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六是深化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完善快速響應研判等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機制,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七是全面推進首都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舉辦系列知識產權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
此外,潘新勝還表示,將于7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是北京市首部知識產權領域綜合性地方性法規,也是新時期打造知識產權首善之區的基礎性法規。(來源:北京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