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曼終止授權 最大單專利轉讓起波瀾
2007-07-30 國內最大一起專利轉讓再起波瀾。日前,廣州威爾曼藥業宣布,由于上海新先鋒藥業嚴重違約,即日起停止對其生產的派紓(注射用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進行專利授權。這起轟動一時的專利轉讓或將中途流產。
“威爾曼藥業單方面舉行新聞發布會,事先也沒有通知我們,這讓我們很被動,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和他們進行溝通。”7月25日,上海新先鋒藥業抗生素事業部一人士表示。
此前,圍繞派紓的專利權糾紛曾引發長達3年多的爭奪戰,多家企業曾要求撤銷威爾曼藥業的專利,后來新先鋒藥業臨陣倒戈,以8000萬元價格從威爾曼藥業獲得專利授權。
7月23日,威爾曼藥業舉行新聞發布會,該公司法律顧問表示:“上個星期五是我們要求預付今年款項的最后一天,上海新先鋒仍沒有積極回應,因此,我們決定收回對其專利授權。”
據了解,根據與新先鋒藥業簽署的合同,派紓的專利費為8000萬元,新先鋒藥業每年要償付威爾曼藥業800萬元,分10年付清。然而從今年初開始,新先鋒藥業2006年的償付款項有一部分一直沒有付清;同時,今年第一期的應付款項也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償付。
雙方曾在合同中約定,“一旦出現此違約情況則雙方均確認該藥品構成侵權”,威爾曼將終止授權,而新先鋒從即日起不得再生產銷售該藥品。
威爾曼藥業董事長孫明杰表示,威爾曼曾多次致函與新先鋒進行交涉,但一直沒有得到對方的正式回應。
“我們收到過他們的相關法律文書,很快也給予了回復,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雙方協商來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我們也在跟他們溝通。”新先鋒藥業上述人士表示。但對于拖欠專利費一事,她則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盡管雙方沒有說明此次新先鋒藥業拖欠專利款的原因,不過,從雙方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專利費過高有可能成為新先鋒拖欠專利款的原因。據了解,威爾曼藥業從經銷商獲得的數據顯示,2006年新先鋒藥業“派紓”銷售量為150萬支左右,按照批發價40元每支,銷售額也只有6000萬元,而每年的專利費為800萬元,這樣扣除所有成本,新先鋒藥業并不怎么賺錢。
對此,戴景良表示,新先鋒也曾提出能否削減專利費,當時威爾曼也表示可以考慮,但對方后來沒有提出往下談,不了了之。廣州白云山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一人士表示:“雙方合作出問題,專利費太高或者現在專利判決無效都有可能,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曾裁定威爾曼的專利無效,后來威爾曼起訴國家知識產權,目前的審理情況還不清楚,反正威爾曼一直在拖延。”
據悉,派紓為一種廣譜類抗生素新藥,1997年6月,威爾曼藥業申報了該藥國家發明專利,要求國家給予保護。
由于該藥市場前景比較好,2002年,包括雙鶴藥業、白云山醫藥科技、新先鋒藥業等公司都紛紛投入研發,并向國家藥監局申報了新藥,先后獲得了生產批文。但是就在各家企業準備投產時,卻發現廣州威爾曼藥業已經申請了該藥專利。于是,白云山醫藥科技等11家企業聯合申請撤銷威爾曼藥業的專利,雙方明爭暗斗持續了3年多時間。但是正當反威爾曼聯盟是否對派紓專利有效性進行訴訟時,新先鋒藥業卻臨陣倒戈,與威爾曼簽訂專利授權協議,以8000萬元的天價買下派紓的10年專利授權。
而且,2006年3月10日,國家專利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也曾裁定威爾曼藥業的專利無效。但是威爾曼對此不服,隨后將國家專利局告上法院,截至目前,有關“注射用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的專利案,目前仍在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