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獲悉,北京2008奧林匹克會徽等奧運標志的設計專利已經被“搶注”。該標志面世近半年以來,正面臨著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最大危機和挑戰。
此次奧運標志危機的爆發原因并非是外界普遍關注的商業侵權行為,而是由于奧組委對“奧運標志”專利知識產權維護的意識薄弱所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外觀設計審查部副部長宮寶珉在第三屆中國工業設計論壇中透露,目前北京2008奧運標志的知識產權產生了最大一起“侵權糾紛”事件。北京奧組委在奧運標志的外觀設計方面僅申請了商標注冊,而忽視了設計專利的保護;目前,該標志的設計專利已經被“搶注”。
目前北京奧組委在奧運標志的宣傳和商業化開發上面臨了極大的尷尬:雖然其擁有該標志的惟一商標使用權,但在其商標使用上卻不得不將向專利權所有者繳付相當的專利使用費用,始終無法成為該標志的完全擁有者。此外,由北京奧組委發布的“奧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條例”的法律效力也將受到一定的挑戰;而今天爆發的“侵權糾紛”則可能是關于專利費用劃歸上的矛盾。
奧運標志的商業價值和人文價值巨大,其商業化開發也一向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如果不能妥善地駕馭“知識產權”這把雙刃劍,那么也會遭遇到相應的懲罰。
外觀設計專利權和商標權同屬于工業產權,是知識產權中最相似、密切的兩種權利,分別受到《專利法》和《商標法》的保護。一段時間以來,商標權和專利權的沖突現象屢有發生。有的企業將他人知名度較高的注冊商標用來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權,并以取得的專利權作為擋箭牌,來對抗他人的商標專用權;同樣,有的企業將他人設計新穎、創意獨特并已取得專利權的外觀設計,用來申請注冊商標,并以此來對抗他人的專利權。由于現行法律將商標權和專利權的核準和確認分別授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行使,導致商標權和專利權的沖突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