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5日,集佳合伙人、專利代理師潘煒律師與集佳合伙人、專利代理師鄭斌老師應邀為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的 “WIPO-同濟大學聯合培養知識產權法碩士項目” 2019屆新生進行全英文授課講學。這是集佳連續第三年應邀為該碩士項目授課。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于2017年合作開展“WIPO-同濟大學聯合培養知識產權法碩士項目”。據悉,同濟大學是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方式合作的高校。該碩士項目的學生來自非洲、歐洲、拉美和亞洲的各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部分是其所在國家商標局、版權局的現任審查員、仲裁員、律師。所有課程采用全英文、國際化和貼近實務的創新教學模式。這些課程有助于學生們開拓國際視野,加深對相關知識和國際規則的理解,從而提升其處理國際知識產權實務的綜合能力。
潘煒博士深諳汽車、飛機、家電、制冷、通用機械等領域的專利事務,并擁有豐富的國際專利業務代理經驗。他在授課中對歐洲專利法的程序性要求和實質性要求進行了深刻解讀,并通過對歐洲專利申請案件進行分析,從申請人和代理人角度提出歐洲專利申請的策略和考慮。此外,潘煒老師還講解了在歐洲進行外觀保護的思路與實踐。
鄭斌老師對于中國專利實踐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還對美國、歐洲各國專利局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實踐有深入了解,在涉外專利申請方面有豐富經驗。他在授課中圍繞專利法思維與邏輯,介紹了國內外醫藥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實踐,并結合具體案例進行了生動剖析。
兩位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既對相關知識與國際規則進行了深入解讀,又密切聯系中國與世界專利申請實務對相關理論作了進一步闡釋,通過知識和經驗的分享,讓中國和世界的知識產權前沿知識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交流。他們豐富、深刻的實務經驗和專業觀點引發了學生的深刻思考,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集佳與同濟大學自2014年合作以來,在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高端實務課程建設、法律前沿問題探討等科研及學術交流活動等方面開展了密切合作與良好交流。2019年8月,集佳與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設立“同濟大學集佳知識產權基金”,此舉必將進一步發揮雙方的理論與實踐優勢,推進產教融合與科教協同,促進知識產權卓越人才的培養和知識產權學科的發展。
集佳始終秉持“造就中國優秀的知識產權人才”的理念,在努力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近年來,集佳陸續與眾多高校開展合作,通過與多所專業院校簽約成立“集佳班”、設立校外教育基地、開展集佳愛心獎學金進高校、資助院校開展知識產權學術研討會與相關競賽等方式,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新格局。 集佳將持續助力學校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為中國的知識產權行業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資源。